我们当中很多人认为:我能吃能喝就是健康,我没有什么感觉,没有什么症状就是健康,这是不对的,因为一些病的早期并没有症状,如:糖尿病、癌症,等你摸到包块及出现压迫症状,癌症已经到了中晚期了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,它应包括四个方面:(1)身体健康;(2)心理健康;(3)对社会适应能力强;(4)道德健康。
如何来判断健康还是不健康,也就是健康的标志。我国权威人士付连章先生提出健康的新观念:1、身体健康,不容易生病,对流行病和不良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,比如:流感、煤气中毒等。2、身体强壮(免疫力强),一旦得病,恢复较快,比如:感冒,别人5-7天,他2-3天就好了。3、精力充沛、生气勃勃、不断的进取,充满生命的活力。4、性格开朗、情绪活泼。
(二)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获得健康
参照国外的经验(维多利亚宣言——健康的四大基石),结合我国的特色提出获得健康的五把金钥匙
1、营养合理,膳食均衡是维持健康的物质基础
据有关部门统计,我国有55%的人缺乏维生素B12,城市贫血患者高达30%以上。北京儿童保健所最近一项调查显示,5岁以下的儿童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者竟占31.18%,即大约每3名儿童就有1名儿童体内维生素A不足,正是这些体内维生素不足的儿童,呼吸道、肠道特别容易受到细菌、病毒的感染而发生感冒或腹泻,并且一旦犯病就拖延数日不容易恢复,属于名副其实的体弱多病儿。最近北京医院与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分别对北京市学生、公务员等人群进行检查发现,80%的受检者有不同程度的体内钙流失现象——缺钙。这些数字说明什么?说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,但你的饮食结构不合理,营养不均衡说明营养知识普及率太低,现阶段是营养盲比文盲多。吃可有大学问,营养问题是个系统工程。如何做到营养均衡、膳食合理呢?为了便于记忆总结成两句话:12345,红黄绿白黑。
(1)每日喝一袋牛奶,不但蛋白质质量高,而且内含250mg钙,易于吸收。
(2)主食量限制在每顿二两左右,每日6-8两,当然因人而异,主要是控制体重(饭前喝汤,苗条健康,饭后喝汤,越喝越胖)。
(3)每日进食三份高蛋白饮食,瘦肉一两或鸡蛋一个;豆制品二两或鸡鸭肉二两;鱼或虾二两。
(4)记住四句话:有粗有细(粗细粮搭配)、不甜不咸、三四五顿(重视早餐)、七八分饱。
(5)每日蔬菜、水果不少于一斤(水果二两,蔬菜八两),多吃蔬菜水果,水果不但维生素丰富,而且可预防癌症。如河南省林县是世界上患食道癌最多的地区,专家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后,现发病率已明显下降。
红—世界卫生组织对葡萄酒给予高度的评价,红葡萄酒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、活血化瘀、预防动脉硬化、防癌。每日喝一两,最好晚餐时喝。每日两个西红柿,可使前列腺癌减少45%。
黄—黄色蔬菜,如:胡萝卜—含丰富的胡萝卜素;红薯—高纤维食品,防癌;土豆、南瓜、玉米等。
绿—绿色蔬菜、绿茶等。
白—燕麦片、粉,有降血脂作用。
黑—黑木耳:降血脂、降低血液粘稠度、稀释血液、不容易得冠心病、脑血栓;黑芝麻、黑栆、黑豆、黑米,有补血作用,含钙也多;蘑菇:高蛋白,防癌降脂食品。
做到以上两句话(12345,红黄绿白黑),表面上看是合理了,但营养还不能全面均衡。因为环境的污染及农产品大量使用农药及化学催化剂,使营养成分降低(如猕猴桃、草莓个头越来越大,而味道越来越淡),同时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,甚至是致癌物质。再加上烹调过程中又破坏了许多维生素及营养物质,如:VC在100°几乎全部丧失,卵磷脂在50°被破坏,还有许多活性物质也破坏了。中国预防医学院营养与食品研究所所长杨晓光博士说:“吃饭仅仅是满足蛋白质的热量,中国人普遍存在‘潜在饥饿’,即缺乏各种微量元素。”。所以除膳食合理外,还要补充一些全营养性的纯天然的保健品作为饮食营养不足的补充,这是非常必要的(国外早已如此),我认为国珍松花粉是最佳的选择。
2.适量运动,锻炼身体是保证健康、延缓衰老的首要途径
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由于缺乏体育运动,每年有200万人死亡。心血管病、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体力活动。缺乏体力活动会增加高血压、血脂紊乱、骨质疏松、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生的危险。生命在于运动,那么什么运动最好泥?要因人而异,注意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进行。实际上步行走路是最方便有效的运动,步行要掌握三个字要领,三、五、七。三—最好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,五—1个星期最少运动五次,七—运动适量,要优良代谢,就是运动到人的年龄加上心律等于170,比如:50岁的人运动到心跳120/每分钟,散步的最佳时间是饭后45分钟,早晨锻炼的最佳时间是太阳初升时。除了步行,打太极拳也不错,可以调和气血、疏通经络,改善神经系统,锻炼平衡功能。
3.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促进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
(1)生活要有规律,早起早睡、三餐定时、定量,晨起喝300—500ml(毫升)水,可稀释血液,防止脑梗塞,冲洗消化道,促进肠蠕动,晚上温水洗脚15分钟。
(2)要有充足的睡眠,中午小憩(qi)0.5—1小时,晚上6—8小时。
(3)戒烟限酒,白酒不超过一两,啤酒不超过一斤。
(4)保持大便通畅,防止便秘,最好每日一次,定时。
4.情绪乐观,心态平衡是健康的灵丹妙药
很多疾病都跟情绪有关,不良的情绪和心态会使自己的防疫能力下降,各脏腑功能紊乱,而乐观豁达情绪和平的心态可以使大脑处于安乐状态,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,他不乱,就指挥有力,各脏腑功能就有条不紊,保持最佳状态,自身免疫力就高。
5.提高认识,重视疾病预防是保证健康的关键措施
就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,重视无病防病,有病防变。现在影响我们健康的疾病,心脑血管病占第一位,去年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病是1550万人,占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,是全世界危害最大的疾病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说过:“只要采取预防措施,能减少一半的死亡。”因此钟道恒博士说过一句话:“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,而是死于无知。”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,比如冠心病的病人不能着急不能突然用力,以免发生意外,如干休所的一位老同志因搬白菜而发生心梗合并急性左心衰,为了不到十元的白菜,而损失医药费6万元,还差点送命。又如:某退休干部为了八元钱生气,而发生中风,有一位62岁的女性,患糖尿病多年,一天夜里上厕所起得太快,而倒在厕所里再也没有起来。所以专家提出,中老年人或心血管病患者除了不着急生气,不突然用力,不要大便干燥,冬季要防寒以外,还要注意三个半分钟: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,在床上躺半分钟,坐起来再坐半分钟,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钟。经过这三个半分钟不花一分钱,脑缺血没有了,心脏安全了,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猝死、不必要的心肌梗塞和脑中风。所以预防疾病比治病更重要。全国政协委员,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冯理达教授在政协会议发言中提到全国约15%的健康人,约15%的处于疾病状态,约70%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,如何把这70%的人拉回健康行列,呼吁引起政府和国人的注意,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及家庭幸福,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安定。
什么叫亚健康状态?亚健康状态是指:人主观上有许多不适的感觉和体验,如:头晕、心悸、心烦意乱、失眠多梦、疲倦无力等症状。但到医院一检查指标属于正常范围,不能诊断出什么病,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,又称为第三状态“灰色状态”。这是人体还没有器质性病变,而是脏器功能降低所引起的。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。也可能是一些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病、癌症等疾病的前期(前兆),有的是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,进一步发展就会得某种疾病了。所以亚健康状态与疾病只有一步之遥。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有:其一过度疲劳、生活无规律;其二是由于现代社会中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关系的复杂性造成的精神、体力透支;其三外部环境的污染造成的;其四人体细胞存在潜在饥饿,即细胞内缺乏营养等因素所致。
如何处理亚健康?
如果服药治疗显得过重,而且有副作用,可以通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,除了克服不良生活习惯,保持良好心态,消除过度疲劳外,现在比较合适的办法是增加细胞的均衡营养。人体有很大的修复力,靠什么,靠自身的营养状况,营养跟不上,什么也没用。建议服一些营养全面、纯天然无污染的,并且具有一定功能的保健食品,来调整脏腑功能,预防和阻止机体向疾病状态转化,从而让身体向健康状态恢复。